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注释:葛藟:藤本植物,一种葡萄类藤木。此句为困绕于藤条之内。于臲卼:高而直竖的木粧。
本爻辞的意思是:被困在缠绕的葛藤中,身临高危之地。如果说行动会有所悔恨,那就早点行动,以早些悔悟,前进会吉祥。
译文:上六,困在葛蔓蠤藤之间,又困在摇动危坠之处;应当想一想:既然动辄后悔就要赶快悔悟,这样向前进发必获吉祥。
注释: ①困于葛蠤,于簏跪:蠤,音阁,藤类植物;簏诡,音nidwO,意同“臬兀”、“陧杌”、“睨杌”等,形容动摇不安之状。此言上六以阴居困之极,乘凌二刚,下无应援,犹如困于藤蔓之缠,又如瀕临危坠之地。后句“于”字之前,承前句省略一“困”字。《王注》居困之极而乘于刚,下无其应,行则愈绕者也。行则缠绕,居不获安,故曰‘困于葛蠤,于簏诡’也。下句无‘困’因于上也。”《正义》葛蠤,引蔓缠绕之草;躲诡,动摇不安之辞。”
②曰动悔有悔,征吉:曰,发语辞,此处含有“思量”、“谋划”之意;动悔,动辄生悔,犹言“后悔”,承上文“困”极而发;有悔,应有所悔,犹言“悔悟”,启下文“征吉”之占。这两句说明上六虽处极困之埭,但困极必反,只要因“动悔”而能“有悔”,吸取教训、谨慎思谋其行为,必能解脱困境、“征”而获“吉”。《王注h“凡物穷则思变,困则谋通。处至困之地,用谋之时也。‘曰’者,思谋之辞也。谋之所行,有隙则获。言将何以通至困乎?曰:动悔,令生有悔,以征则济矣。故曰‘动悔有悔,征吉’也。”
困卦第六爻,爻辞: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人生启示
上六这一爻启示的是困极则通、穷极思变的道理。陷于困境之中,若是不采取行动,将会被困死此地,不如放手一搏,若是行动失误,也能吸取经验教训。
《象》中这样分析本爻:“困于葛蠤”,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这里指出:“被困在缠绕的葛藤中”,说明所处位置不是十分妥当,脚下尚有难以解脱的绊索,因此困难重重。“如果说行动会有所悔恨,那就早点行动,以早些悔悟”,这是十分明智的举动,早些悔悟,把危险抛在身后,前途就会顺利。
占得此爻者,身陷困顿之中,不管成不成之功,都要拼力一搏,积极去行动,这样情况才能有所改变。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经文意思是:被困扰在长刺的葛藤中,叫作运动就会后悔。有后悔的事,征讨则吉祥。
象辞意思是:被困扰在长刺的葛藤中,是因为位置不当。动一动就会后悔,因后悔而吉祥,是因为行动起来才能走出困境。
这种情况下只有镇压各种明显的叛乱是属于必须做的事。因为叛乱对政权的威最直接,最明显。所以,“征吉”。
困卦第六爻,爻辞: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占得此爻,切记:
前路虽难进,安居事未成。
穷当思变动,动则百而亨。
葛蠤非宜困,君当识变迁。
莫贪币带锡,有悔福无边。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居困之极,而乘于刚,下无其应,行则愈绕者也。行则缠绕,居不获安,故曰“困于葛藟于臲卼”也。下句无困,因于上也。处困之极,行无通路,居无所安,困之至也。凡物穷则思变,困则谋通,处至困之地,用谋之时也。“曰”者,思谋之辞也。谋之所行,有隙则获,言将何以通至困乎?“曰动悔”,令生有悔,以征则济矣,故曰“动悔有悔,征吉”也。 所处未当,故致此困也。
[疏]“上六困于葛藟”至“征吉”。○正义曰:葛藟,引蔓缠绕之草,臲卼,动摇不安之辞。上六处困之极,极困者也。而乘于刚,下又无应,行则缠绕,居不得安,故院“困于葛藟于臲卼”也。应亦言“困于臲卼”,“困”因于上,省文也。“凡物穷则思变,困则谋通,处至困之地”,是用谋策之时也。“曰”者,思谋之辞也。谋之所行,有隙则获,言将何以通至困乎?为之谋曰:必须发动其可悔之事,令其有悔可知,然后处困求通,可以行而获吉,故曰“动悔,有悔,征吉”。
虞翻曰:巽为草莽,称葛藟,谓三也。兑为刑人。故“困于葛藟,于臲兀”也。 虞翻曰:乘阳,故“动悔”。变而失正,故“有悔”。三已变正,已得应之,故“征吉”也。
物极则反,事极则变。困既极矣,理当变矣。葛藟,缠束之物,臲,危动之状。六处困之极,为困所缠束,而居最高危之地,困于葛藟与臲也。动悔,动辄有悔,无所不困也。有悔,咎前之失也。日,自谓也。若能曰,如是动皆得悔,当变前之所为,有悔也;能悔,则往而得吉也。困极而征,则出于困矣,故吉。二以阴在下卦之上而凶,上居一卦之上而无凶,何也?曰:三居刚而处险,困而用刚,险故凶。上以柔居说,唯为困极耳,困极则有变困之道也。困与屯之上,皆以无应居卦终,屯则泣血涟如,困则有悔征吉,屯险极而困说体故也,以说顺进,可以离乎困也。
藟,力轨反。臲,五结反。卼,五骨反。以阴柔处困极,故有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之象。然物穷则变,故其占曰,若能有悔,则可以征而吉矣。
巽为葛藟。三至上正反巽。而三不应上。故困于葛藟危险不安之貌。上乘刚。元应。故有是象。兑为口。曰者自警也。言处此藟之境。时时以动海有悔自警。动海者言动而应三。三不应故侮。有悔者言下乘阳又有悔也。征吉谓三。言三往四。上得阳应而吉也。此二句向天的解。姑测其义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