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易传》中的互体说,子夏是最早运用互体说解《易》的易学家
从《子夏易传》佚文中,我们发现有一处讲到了互体说。朱震《汉上易传》于《归妹》上六“士剖羊无血”注说:
《子夏传》日:“血谓四,士剖羊,三而无血。”是则子夏以来传《易》者以互体言矣。
孙堂、马国翰、黄奭三家辑本所引,均同于上,唯张惠言《易义别录》将“士到羊三而无血“断为朱震言。我们详考朱震对此爻的注解,认为还是将此何断为《子夏传》所言为胜,故姑且不取张惠言辑本。虞翻解此爻说:
刲,刺地。震为士,记为羊,离为刀,故“士剖羊”。三四复位,坎象不见,故“无血”。
《说卦》:“震为长子。”故“震为士”。《说卦》:“兑为羊。”又“离为戈兵”,故“离为刀”。虞氏认为,《归妹》三四不当位,按其爻变的原则,不当位者应变之当位。如此,则三四两爻交换位置即可 当位,此即所谓“三四复位”。《归妹》三、四、五互体为次,复位之后,“坎象不见”。《说卦》:“坎为水,坎为血卦。”孔颖达注说:“人之有血,犹地之有水,赤,血色也。”《周易集解》李鼎祚补充注说:“十一月(坎为四正卦之一,于月为十一月),一阳爻生在次,阳气初生于黄泉,其色赤也。”(同上)赏氏特别重视“坎为血”,其《易》注中,曾于《屯》上六《象》《小畜》六四、《复》上六《无安•条》《涣》上九等五处注称“坎为血”“坎流血”“坎为泣血涟如”。
由此可知,“坎为血“出自《说卦》,后世易家如虞翻等常常用水解《易》。《归妹》“三四复位“后,坎象不见,故虞氏称“无血”。对于“士刲无血”的解释,后世易学家龙其是象数易学家,多从虞说。我们认为虞氏此解,就《易》象而言,还是合乎事理的,毫无车强之意。
那么,《子夏易传》何以称“血谓四”呢?显然此处的“四”指四爻,就爻位关系而言,《归妹》上六与三爻为应,与五爻为比,独难与四爻发生联系。而《子夏传》强调了四爻,只能这样理解:上六与三爻为应,而三爻与四爻五爻互体之后,上六才有可能与四爻产生联系,而《说卦》又明言“坎为血卦”,故《子夏传》所谓“血谓四”,是指《归妹》三、四、五爻互体为块为血。
而九四又为互体坎之主爻(《易》有卦主说,尤其是郑玄主爻体说,认为坎卦中间阳爻代表坎卦,此均详见后文),因此,《子夏传》由九四互体为坎为血,省略地称之为“血谓四”。这里,只有用互体说才能解通《子夏易传》此句,这也说明了《子夏易传》的确运用了互体说来解《易》。至“三而无血”这句,难以断定是《子夏易传》所言,如果是,其意思同于虞翻的解说。如果不是,则另当别论了。此与探讨《子夏易传》中有无互体说无关,不加详述。
互体说是历代易学家所惯用的解《易》体例,朱震认为《子夏易传》用过互体,故称“自子夏以来,传《易》者以互体言矣”。的确,据现有文献记载来看,子夏是最早运用互体说解《易》的易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