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筮法是什么时间产生的?《周易》筮法中数字含义的起源详解
在确定《周易》筮法的产生年代以前,我们应该认识到四个相关的问题。
第一,《周易》筮法虽然包含着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数的古朴认识,但是其产生时间绝不会如此之早。作为一种成熟的筮法,它的部分内容一定是从先前流传的筮法中继承下来的,至少关于数的这一部分是如此,只不过《周易》对这一部分继承下来的古老内容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周易》筮法中数字含义的起源要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前,但是这一部分内容代表的时代并不是《周易》筮法产生的时代,而是九筮中的某一种产生的时代,或是比九筮更为古老的某种筮法产生的时代。我们不能根据这一继承下来的内容而把《周易》筮法的产生时间定在遥远的洪荒时代。
第二,《周易》筮法虽然是在九筮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取九筮之长而又有所创新,但它也不可能是一下子就成熟起来的。九筮虽然后来为《周易》筮法所取代,并逐渐归于失传,但他们也不是一下子就从历史上消失的。其间必定有一个二者相并行的时代。也许《周易》筮法就是九筮中的一种。不能把《周易》筮法产生的时间定于九筮消失之后,九种筮法的存在不是《周易》筮法尚未产生的证据。
第三,《周易》筮法虽然与由数变化而来的新象密切联系,但这是因为,在后来两三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他古筮法失传,只有此一种筮法与卦象并行流传的缘故,并不能说明《周易》筮法的产生是在数字卦演变为卦象以后。数与卦象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作为《周易》这部书的索引而存在,以卦象定吉凶是后来才形成的理论体系。在三易并行时期,人们使用数字卦仅是作为一种记录方式,以便可以在有一定排列次序的卦书中,便捷地查到自己要找的卦辞与爻辞。后来这种数字卦演变成卦象,但其作用并未改变。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古人开始记象而不再记数。可见数一象的变化并不是从本质上改造易的占筮方式与对易书的应用,只是改变了一下索引符号而已,所以《周易》筮法的产生应该早于数字卦转变为卦象的时间。
第四,《周易》筮法保存在孔子所作的《系辞传》中,但是其中包含的古老思想证明,这不是产生于孔子同时代的作品,而是在孔子记录入《系辞传》之前已经存在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所以,《周易》筮法的产生一定早于《易传》的成书时间。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用下表作一概括性总结:通过上表的排比我们可以看到,《周易》筮法应该是产生在卦象索引之前,它曾经一度应用数字索引,面后才与卦象索引合为一体。绝不会一开始产生时就是像我们今天见到的那个样子。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六十四卦》已经是标准的卦象索引,从其卦象的完美、一贯可以断定,这不是过渡时期的产物,面是定型之后的作品。因此,不能据此来确定卦象索引产生的时间。
在河南安阳四盘磨卜骨中,我们可以见到“七五七六六六曰魁”的字样,说明其时数字索引方法已经相当完善,据此可以推定《周易》筮法产生于此前,也就是不晚于周初。这与《系辞传》中所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在时间上相吻合,因此,《周易》筮法的产生应该是在商末以前。
《周易》筮法中提到一年三百六十日和五年中可以出现两个闰月的问题,据此可以肯定,其产生时间的上限不会早于历法发展到能够准确测定一年的日数并能合理置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