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苞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二:苞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二:苞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注释:包荒:指包容八荒,借指胸怀宽广。
冯(凭):指徒涉。遐:偏远的角落。
尚:崇尚。中行:指中正的行为。
本句爻辞的意思是:有包容大川似的宽广胸怀,可以徒步涉过大河急流;礼贤下士,对远方的贤德之人也不遗弃;不结成小团体,不结党营私,能够辅佐公正有道德的君主。
译文:九二,有笼括大川似的胸怀,可以涉越长河,远方的贤者也无所遗弃;同时不结党营私,能够佑助行为持中的君主。
注释: ①包荒:包,犹言“笼括”;荒,《释文》本亦作‘巟’”,《集解》引虞翻曰:“大川也。”此以笼括大川,喻九二阳刚居中,胸怀广阔而能包容一切。案,《王注》释“包荒”为“包含荒秽”,可备一说。
②用冯河,不遐遗:冯,音pfng,通“堋”,涉越,《说文》:“堋,无舟渡河也。”《段注》:“‘堋’正字,‘冯’假借字”,《尔雅•释训》冯河,徒涉也”,即涉水过河;不遐遗,“不遗遐”的倒装。此承前句义,说明九二既有“包荒”之德,则可涉越长河,广纳远方贤者。《王注》用心弘大,无所遐弃,故曰‘不遐遗’也。”
③朋亡:朋,朋党;亡,即“无”。此谓九二道德光明,不结党营私。《王注》无私无偏,存乎光大,故曰‘朋亡’也。”
④得尚于中行:尚,《王注》释为‘‘配”,即配合,《经义述闻》以为古训无征,遂据《尔雅•释诂》“尚,右也”释为“佑助”,今从之;中行,指六五居尊、行为持中,《王注》中行谓五。”此句合前文诸句,说明九二以阳刚处《泰》下卦之中,有“包荒”、“冯河”、“不遐遗”广朋亡”之象,上应六五柔中,犹如能用广阔无私的胸怀佑助行为持中的“君主”,治世以成“通泰”。《程传》二虽居臣位,主治泰者也”,正合爻旨。
泰卦第二爻,爻辞:泰卦第二爻人生启示
从卦象上看,九二这一爻以阳爻居阴位,失位但居中。
在初九这一爻之中,提出要重视人脉,在九二这一爻,则强调在结交人的过程之中,要奉行不左不右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你应该具有包容一切的胸怀,并同各种类型的人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样可以拓宽自己的道路。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在也。
这句话告诉人们,如果达到了爻辞之中所说的“有包容大川似的宽广胸怀”,“能够辅佐公正有道德的君主”,就要做到自己光明正大,道德高尚。
经文意思是:包容八荒,徒步涉河,不遗失偏远之地的朋友,不结党营私,这是中正的行为准则。
象舌辛意思是:包容八荒,以中正为行为准则,这说明九二的道德广大。
战争的结果是什么?包容八荒,国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可是还需要好好治理,所以得“不遐遗”。“不遐遗”用一句成语来说便是“野无遗贤”。可是这只是九二的地盘,还不是盟主的领地,盟主的领地可以想象是“泰”大了。九二处于大夫之位,所以九二还必须忠心于盟主,怎么忠心呢?便是“朋亡”,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不拉帮结派,不结党营私。这些,都是太平盛世的统治阶级所必须具备的。所以爻辞中要谈到这些。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占得此卦的人,请记住:
中道无悔吝,安静也防虞。
垂钓江头鲤,山前起两扉。
拟泛孤舟出翠微,花边钓处白鱼肥。
就中无限烟波景,钓罢金鱗满载归。
用刚能果断,荒穢尽包容。
遐迩无遗爱,无私道得中。
九二:苞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体健居中而用乎“泰”,能包含荒秽,受纳“冯河”者也。用心弘大,无所遐弃,故曰“不遐遗”也。无私无偏,存乎光大,故曰“朋亡”也。如此乃可以“得尚于中行”。尚,尤配也。“中行”,谓五。
[疏]正义曰:“包荒用冯河”者,体健居中,而用乎“泰”,能包含荒秽之物,故云“包荒”也。“用冯河”者,无舟渡水,冯陵于河,是顽愚之人,此九二能包含容受,故曰“用冯河”也。“不遐遗”者,遐,远也。遗,弃也。用心弘大,无所疏远弃遗于物。“朋亡”者,得中无偏,所在皆纳,无私于朋党之事,“亡,无也”,故云“朋亡”也。“得尚于中行”者,“中行”谓六五也,处中而行,以九二所为如此。尚,配也,得配六五之中也。
翟玄曰:荒,虚也。二五相应,五虚无阳,二上包之。荀爽曰:河出于乾,行于地中。阳性欲升,阴性欲承。冯河而上,不用舟航。自地升天,道虽辽远,三体俱上,不能止之,故曰“不遐遗”。荀爽曰:中,谓五。坤为朋,朋亡而下,则二上居五,而行中和矣。
二以阳刚得中,上应于五;五以柔顺得中,下应于二。君臣同德,是以刚中之才,为上所专任,故二虽居臣位,主治泰者也,所谓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故治泰之道,主二而言。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四者处泰之道也。人情安肆,则政舒缓而法度废弛,庶事无节。治之之道,必有包含荒秽之量,则其施为宽裕详密,弊革事理而人安之。若无含弘之度,有忿疾之心,则无深远之虑,有暴扰之患,深弊未去,而近患已生矣,故在包荒也。用冯河:泰宁之世,人情习于久安,安于守常,惰于因循,惮于更变,非有冯河之勇,不能有为于斯时也。冯河,谓其刚果足以济深越险也。自古泰治之世,必渐至于衰替,盖由狃习安逸,因循而然。自非刚断之君,英烈之辅,不能挺特奋发以革其弊也,故曰用冯河。或疑:上云包荒,则是包含宽容;此云用冯河,则是奋发改革,似相反也。不知以含容之量,施刚果之用,乃圣贤之为也。不遐遗:泰宁之时,人心狃于泰,则苟安逸而已,恶能复深思远虑,及于遐远之事哉?治夫泰者,当周及庶事,虽遐远不可遗。若事之微隐,贤才之在僻陋,皆遐远者也,时泰则固遗之矣。朋亡:夫时之既泰,则人习于安,其情肆而失节。将约而正之,非绝去其朋与之私,则不能也,故云朋亡。自古立法制事,牵于人情,卒不能行者多矣。若夫禁奢侈则害于近戚,限田产则妨于贵家,如此之类,既不能断以大公而必行,则是牵于朋比也。治泰不能朋亡,则为之难矣。治泰之道,有此四者,则能合于九二之德,故曰得尚于中行,言能配合中行之义也。尚,配也。
冯,音凭。九二以刚居柔,在下之中,上有六五之应,主乎泰而得中道者也。占者能包容荒秽,而果断刚决,不遗遐远,而不昵朋比,则合乎此爻中行之道矣。
释文云。荒本亦作巟。说文引同。许云水广。虞云大川也。晁氏云。汉易皆作巟彖辞巟河是一事。象数无田秽之荒。作荒始于王弼。按晁说是也。巟河为对文。王弼盖以坤为乱。改作荒。岂知坤为水。巟与河皆坤象也。苞今本作包。唐石经增改作苞。释文亦作苞。二应在五。五坤为大川。为河。言二必上升。有苞括大川。冯涉长河之势。断不以其辽远而不及也。阴以阳为朋。亡往也去也。朋往者。言二必往五。得尚居中正之位也。旧诂因坤水象及朋义失传。故无有得解者。(礼记少仪有亡而无疾。晋语请从此亡。注皆训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