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注释:译文:《象传》说:一人独行可以专心求合,三人同行将使对方疑惑无主。
说明: 《系辞下传》引孔子语,以“天地铟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释此爻之义,并谓“言致一也”,正是表明六三“一人行”体现着阴阳互合的“专一”之道。从“三人行,则损一人”中,又可以看出,不适合的“益上”,事实上是“损上”之举。此即《彖传》所谓“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之理。
《子夏易传》(春秋·子夏)
一与一则志专而相应也。一以待而二以应之则惑矣。而况于叁乎。于男女则不生化矣,于所求则累其徳矣,于建?则多劳而寡功矣,可以不愼乎。故叁阴行则损六,叁之应六,叁独往则获上矣。
《周易正义》(唐·孔颖达 疏)
[疏]正义曰:“三则疑”者,言一人则可,三人疑加疑惑也。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
虞翻曰:坎为疑,上益三成坎,故“三则疑”。荀爽曰:一阳在上,则教令行。三阳在下,则民众疑也。
《周易程氏传》(宋·程颐)
一人行而得一人,乃得友也。若三人行,则疑所与矣,理当损去其一人,损其馀也。
《汉上易传》(宋·朱震)
損自泰變,三陽並進,三人行也。九三一爻,損而之上,三人行則損一人也。九二上行則上六下居三,剛柔偶合,一人行則得其友也。三爻即上爻也,故謂之友。《太玄》曰:「二與七共朋,三與八成友。」二七均火也,三八均水也,猶三即上也。萬物之理无有獨立而無友者,有一則有兩,得配也;有兩則有一,致一也。有兩者,益也;有一者,損也。兩則變,一則化,是謂天地生生之本,非致一其能生乎?三陽三進成巽,巽為不果,疑也,故曰一人行,三則疑也。
《周易尚氏学》(近代·尚秉和)
三阳上行则成否。否上九为四五所阻格。所谓敌也。敌则相疑相忌。而不相友矣。释得友之故也。易于阴阳相遇为朋友之故。言之可谓明白矣。乃自荀虞以来。以兑二阳房二阴为朋友。相承至今。岂知阳遇阳阴遇阴。艮谓之敌应。中孚谓之得敌哉。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