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注释:译文:《象传》说水井掏治洁净却不被汲食”,说明九三的行为未被理解真令人凄恻;希望“君王圣明”,是为了君臣共受福泽。
注释: ①行恻:《王注》行感于诚,故曰‘惻’也。”
②求:盼求,犹作至
说明: 九三爻辞以充满希冀的情调,展示出井水已清、应当及时汲用的心境;其意是期盼“尊者”能够“思贤若渴”、“举贤授能”。司马迁为屈原作传,有感于楚君弃逐贤臣终至国败身亡的史实,藉此爻辞发论云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刚治其位,修已而谋治也。在下之上,有徳者也。井以上为井也。未至上出不见食也。忧其行而心恻矣。上应也,可用汲矣。阻于王之疑也。若主明道通矣。得其贤人,王亦赖其治也。并受其福。
干宝曰:此托殷之公侯。时有贤者,独守成汤之法度,而不见任,谓微箕之伦也。故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恻,伤掉也。民乃外附,故曰“可用汲”。周德来被,故曰“王明”。王得其民,民得其王,故曰“求王明,受福也”。
井渫治而不见食,乃人有才知而不见用,以不得行为忧侧也。既以不得行为恻,则岂免有求也?故求王明而受福,志切于行也。
阳为清洁,九三以阳居阳,清洁也。巽为股、为入,股入坎下而水清洁,治井之象,渫也。兑口在上,不食也。九三君子修德洁已,可用而未用,犹井渫不食也。我者,九三自谓,上六正应,在高位,为我道不行忧之,其心恻然。坎为加忧、为心病,故为我心恻。上六有是心矣,可用是心以汲引之。坎在井上,坎为轮,井车汲引之象,上汲引之,则三往上来,其恻然之心见矣。失位为忧,故也。往来行也,故曰井渫不食,行恻也。乾五为王,离为明,三往应上,九五成艮手,王受福也。三上同象,亦受福,故并受其福。王明五也,求王明者,三也,故求王明受福也。司马迁曰:王之不明,岂足福哉?阳为福,求亦艮也。上六有忧恻之心,不用之以汲引,乃士之尊贤也。上六就三,三往求五,乃能尽上下相与之情,故夫子增一求字,以发其义。
行恻者,行道之人,皆以为恻也。
不食之故,其咎在五。故曰求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