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八卦次序/方位图
文王八卦次序图(一名八卦二老六子图)
此图因伏羲画中阳卦多阴,阴卦多阳,有三男三女之象,故文王彖义有取于此,其实本伏羲之意也。文王当亦未有此图。朱子初间,画卦时不是恁地,只是画卦,后便见有此象耳。
《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西山蔡氏曰:坤求于干得其初九而为震,故曰一索而得男。干求于坤得其初六而为巽,故曰一索而得女。坤再求而得干之九二以为坎,故曰再索而得男。干再求而得坤之六二以为离,故曰再索而得女。坤三求而得干之九三以为艮,故曰三索而得男。干三求而得坤之六三以为兑,故曰三索而得女。凡此数节,皆文王观于已成之卦而推其未明之象以为说。邵子所谓“后天之学,入用之位”者也。
今按:伏羲始画八卦,阴阳之交,皆起于乾坤,故震坎艮巽离兑皆为乾坤之子。坤交于干而得一阳,干交于坤而得一阴,是为成卦之主。盖阴得阳以统之,则阴不至于太弱。阳得阴以济之,则阳不至于太强。阴阳之所以贵于有交也。此理固先天图中所具,而后天之用在其中矣。邵子以此为文王八卦入用之位,后天之学谓后天八卦之用在此,非以此为后天八卦也。文王之用,本与伏羲合一,岂得于伏羲卦外别立一义哉。此图亦后人所为,故世无传焉。而诸家皆无此图,惟本义以之列于九图耳。○ 又按:程子以干得一阴,坤得一阳为卦变,盖主乾坤之变而言。如《彖传》所谓刚来而得中,柔进而上行之类,皆此义也。与朱子之说不同,盖本于此。详见后卦变图。
又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暄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干以君之,坤以藏之。
又曰: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又曰:干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又曰:干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今按:此四条自乾坤父母外,皆以震巽为先,坎离次之。艮兑又次之。此正乾坤生六子之序也,后凡以此为序者,义同。并见《说卦传》。
文王八卦方位图(邵子书本名文王八卦图)
后天八卦惟此图耳,前二老六子图不在后天图内。○ 后天八卦震居正东,离居正南,兑居正西,坎居正北,与先天图离尽卯中,干尽午中,坎尽酉中,坤尽子中者不同。以卦之尽处为中,则不当东西南北之正位。以后天卦位稍偏也。
《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干,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干,干,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今按:邵子曰:后天卦位文王时本无,此图亦无此名。说卦者特以文王序卦,有乾坤屯蒙以至既济未济之序,谓外体三爻本无一定之位也,故约为此章以见八卦可变六十四卦之例耳。正如序卦,虽以正卦反卦为次,本止一例,而亦可以互为先后,六十四卦可变为四千九十六卦也。后天卦位本无意义,故朱子以为卦位之说多未详者。又曰:文王八卦不可晓处多,正以其意,本以明变,而非以明卦也。盖尝论之:先天之卦卦之体,即洪范所谓贞也。后天之卦卦之用,即洪范所谓悔也。贞悔相重而为六十四卦,则后天之卦可以无所不通,而其为卦不过先天之所推移也。知此意则以乾居东北可也,坤居东南可也。以坎居西南可也,离居西北可也。以震居南方巽居北方可也,以艮居东方兑居西方可也,其馀位次无不可以推移,故后天之序不过举一以见其馀,而义亦无他说矣,何必为因以列一定之位哉。但自先天之图未出,而自汉以来,诸儒皆按此章方位之序以言易,如京房火珠林,惟以干坎艮震巽离坤兑定五行之序,而未有及先天图阴阳消长之序为卦体所由定者,则贞悔之义失传也久矣。亦何怪其说之纷纷哉。馀详见《蓍法别传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