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益卦
风雷益,震下巽上
益与损相综,益之震上而为艮,则损下以益上,所以名损;损之艮下而为震,则损上以益下,所以名益。《序卦》: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所以次损。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利有攸往者,凡事无不利也。利涉大川者,言不惟利所往,可以处常,亦可以济变。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以卦综释卦名,以卦体卦象卦德释卦辞,而赞之。损,损上卦之艮;益,益下卦而为震也。民说无疆,就损益所及之泽而言也,益在民也。其道大光,就损益所行之事而言也,益在君也。人君居九重之上,而能膏泽及于闾阎之民,则其道与乾坤同其广大,与日月同其光明。何大光如之?卦本损上,然能损上以益下,则并上亦益矣。民益君,益所以名益。九五以中正位乎上,而六二以中正应之,是圣主得贤臣而庆,泽自流于天下矣,所以利有攸往也。木道乃行者,亦如中孚之舟虚,乃风中之木,故木道乃行。中孚、涣皆风木,且本卦象离错坎,亦有水象。动而巽者,动则有奋发之勇而不柔弱,巽则有顺入之渐而不卤莽,所以德崇业广。日进无疆,此以卦德言也。震乃刚卦,为天,天施者初之阳也,巽乃柔卦,为地,地生者四之阴也。天以一阳施于下,则天道下济而资其始也,以一阴升于上,则地道上行而资其生,所以品物咸亨。而其益无方,此以卦题言也。时者理之当其可也,言凡益之道,非理之本无而勉强增益之也,乃理之当其可而后增益也,如曰日进无疆者,以人事当然之理而益也。曰其益无方者,以造化自然之理而益也,理之所在,当益而益,是以自我益之。改过迁善,不嫌其多,自人益之,十朋之龟愈见其吉矣。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风雷之势,交相助益,益之道也。善者天理也,吾性之本有也。过者人欲也,吾性之本无也。理欲相为乘除,去得一分人欲,则存得一分天理。人有善而迁从,则过益寡;已有过而速改,则善益增,即风雷之交相助,益矣。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大作者,厚事也,如迁国大事之类是也,故曰益以兴利。阳大阴小,此爻阳,故以大言之。元吉,以功言,非诸爻以效言也。
初刚在下,为动之主,当益之时,受上之益者也。六四近君,与初为正应,而为六四所信任,以其有刚明之才,故占者利用为大作。然位卑任重,则有所不堪者,必其所作之事周悉万全,为经久之良图,至于元善,方可无咎。茍轻用败事,必负六四之信任矣,故戒占者以此。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下者,下位也。厚事者,大作也。初位卑,本不可以任厚事,岂能无咎,故必大善而后无咎也。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损之六五即益之六二,以其相综,特倒转耳,故其象同。损受下之益,此则受上之益。十朋之龟者,宠锡优渥之象也。永贞吉者,必长永贞,固守其虚中之德,而后可以常保其优渥之宠锡也。王用亨于帝者,言永贞虚中之心,必如人君之对越在天,小心翼翼也,此一句又永贞之象,乃占中之象也。帝出震,齐巽,本卦下震上巽,帝之象也。
六二当益之时,虚中处下,盖精白一心一事君,本无求益之心而自得君之宠益者也,故有或益十朋之龟弗克违之象。然爻位皆阴,又戒以永贞,必事君如事天,而后可以受此益也,故又有王用享于帝之象,占者必如是方吉也。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言不知所从来也,与上九自外来同。二则吉来,上则凶来。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凶者,险阻盘错也,如使大将出师,及使至海外之国,岂不是凶。三之爻位本凶,说文云: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中爻坤地震极,未有不陷者,凶之象也。无咎者,凶事乃上之所益,三不得与焉,所以无咎也。有孚者,诚信也。中行者,中道可行之事也。凶事乃太过之事,故以中言之。告公者,告于四也。故六四曰:中行告公从。圭乃通信之物,祭祀朝聘用之,所以达诚信也。六爻中虚,有孚之象也,巽综兑,兑为口,告之象也,故夬外卦兑亦曰告自邑,泰卦中爻兑亦曰自邑告命,震为玉圭之象也,用圭乃有孚之象,又占中之象也。有孚以下,乃圣人教占者开凶事之路也。
六三阴柔不中不正,又居益下之极,当益下之时,故有受上之益而用行凶事之象,占者得此可以无咎,若以阴柔不堪此凶事,必当有孚诚信,以中道可行之事告于公,如用圭通诚信焉,庶乎凶事或可免也。故又有中行告公用圭之象,教占者必如此。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固有之者,本有之也。言三之爻位多凶,则凶事乃三之本有也。孔子三多凶之句,本原于周公之爻辞,六十四卦惟谦卦三爻有吉字,馀皆无,故三多凶。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中行告公者,即三爻以中道可行之事而告于四也。从者,巽性顺,从之象也。为字去声。凡迁国安民,必为其依而后迁。依者,依其形胜也,依形胜即所以依民也,如汉高祖之徙长安,以其地阻,三面可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依其险而迁者也。国有所依,则不费其兵,不费其财,而民有所依矣。宋太阻亦欲徙长安,因晋王固谏,乃叹曰: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以四面受敌,无所依也。故周公不曰“利用迁国”,而曰“为依迁国”。中爻坤,国之象也。损益相综,损卦艮之一阳下而迁为益之初,兑三之阴上而迁为益之四,迁之象也。九五坐于上而三阴两列中空,如天府,前后一阳,为之藩屏,有所凭依,一统之象也,故利用为依迁国,盖迁国安民,乃益下中行之大事,则非凶事矣,故三告而四从也。
四阴得正,有益下之志,而又有益下之权者也,三乃受四之益者。若以中道可行之事,告于四而四从之,上下协谋则利用为依迁国而凡事之可迁移者,亦无不利也,故其象如此,占可知矣。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八卦正位,巽在四,四以益下为志,故告公从。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惠者,即益下之惠也。心者,益下之心也。德者,益下之政也。二、三皆受上之益者也,则益之权在四矣。三比四,有孚于四,以中行告四,四从之。五比四,有孚于四,四不必告五,五亦不必问四矣。下于上曰告,上于下曰问。盖正位在四,知其必能惠下也,所以勿问也,故小象曰:勿问之矣。巽为命,综兑为口,中爻坤,错干为言,皆告问之象也,故三爻、四爻、五爻,曰告曰问,五爻变成艮矣,艮止,勿问之象也。我者五,自谓也。元吉,即有孚惠德也。言四之惠者,皆五之德也。
九五阳德中正,为益下之主,当益之时,以益下之惠心,有孚于四,不必问而知其元吉矣,何也?盖五孚于四五之心,知四必能惠我之德也,故有勿问之象,而占者元吉。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四之小象曰告公从,五曰勿问之矣。见告问二字,为重上下相联属也。四曰以益者也,五曰大得志也,见四以益下为志,而此则大得益下之志也。看六爻要留心小象。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莫益者,莫能益也。此爻与恒卦九三同,亦不恒其德者也。所以下句言勿恒,盖巽为进退不果,勿恒之象也,所以莫益也。又变坎为盗,中爻艮为手,大象离为戈兵,坎错离亦为戈兵,盗贼手持戈兵,击之象也。此与蒙卦上九击字相同,通是有此象,前儒不识象,止以理度之,就说求益不已,放于利而行多怨,不夺不餍,往往似此失易之旨,殊不知益卦不比损卦,损刚益柔有时,非恒常之道也,若益而不已,则日进无疆,其益无方,所以立心当恒,若不恒,不能益而不已,则凶矣。
上九以阳刚居益之极,极则变而不益矣,故有莫益或击之象,所以然者,以其立心不恒也,若益民之心,恒久不变,则民说无疆矣,安有击之之凶哉,惟其立心不恒,所以占者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辞者爻辞也,偏对正言,言非爻辞之正意也。正意在下句,言且莫言,莫能益也,此非到底之辞,犹有击之之者,此是正辞也。自外来,与六二同,但分吉凶耳。